(相关资料图)
樊锦诗,把半个多世纪的锦绣人生都献给了敦煌,献给了“数字敦煌”的开发。
日前,网上读得樊锦诗在母校北大捐款1000万元,支持北大敦煌学研究,感动不已。捐赠仪式上她的讲话,发自肺腑,朴实无华,像煞女儿跟母亲诉说心声。网上也是一片赞叹。“TA说”上有这样一句:“这是敦煌最美的女人,然而真正见过她的人却很少。”我即刻心潮澎湃:这么说,我竟是这“很少”的人之一了。不但见了,还由她引领着走进过一个一个的敦煌洞窟,聆听她既严谨又率性的讲解。现在想来,何其幸运!翻阅当年笔记,追忆往事,眼前便浮现出樊锦诗老师瘦瘦弱弱的形象,不太笑,用沪语讲话轻声轻气的,跟用普通话时的铿镪顿挫,判若两人。
那是1985年的夏天。我与中文系前辈、搞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研究的何以聪先生,结束了在乌鲁木齐的讲课,坐火车返沪途中,添走敦煌。全然是盲目性很强的闯荡。到柳园小站,我们下车,住了一宿,小活页本上留有“招待所条件极差”字样,然无具体描述。一早起来,搭一辆卡车,载我们到敦煌。
在敦煌我们待了两天半。最后半天最幸运:刚刚在乌鲁木齐开完“敦煌、吐鲁番学术研讨会”的历史学家们,规模宏大地到来,由头年新任敦煌学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女士,亲自引导并讲解。这半天看了十个洞子:320、328、329、332、335、365、384、401、412、420及427窟。挑选的标准估计与这些学者的研究方向、与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有关。队伍中有我校历史系严耀中师兄,他为我们介绍与樊老师认识,笑着说:“侪是上海人。”
樊老师本人就是那场学术会议的与会者,所以她的讲解就不像专业讲解员那样“阿宝背书”,讲得灵动自由,与听讲者的互动更多,听起来很舒服。比如在329洞,初唐的,樊老师说,那时气温比现在高3℃,雪山化雪快,大泉河水大,后来改道,这才能把洞子修在最下面一排。在隋代建的401窟,她指出:隋窟风格处于北魏与唐之间,壁画多用红色,画面不很紧凑,是舒体画法,飞天比唐代的僵硬,雷神画面上有锤子和石头,风神身边戴有装风的布袋。此外,她还给我们指点了壁画中天堂乐器的不弹自鸣,万字袈裟上的图案与纳粹标志是相反的,维摩诘居士在家礼佛的榜样作用,她说,出家与居家礼佛“各有好处”,所以“维摩诘经”后来能够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人生范本。多少年后,我听养老讲座,听到居家养老与离家养老“各有好处”时,竟联想起樊锦诗给我们讲的“维摩诘经”。理想范本,果然!
走出洞窟的樊锦诗,跟我们说起上海话来,唧唧哝哝的,吴侬软语。她问我们怎么过来的,我说火车到柳园,住一宿,早上搭卡车过来的,何老师买了只大甜瓜答谢司机。樊老师赞道“本事大(杜)格”。我说我还给那司机跟何老师“当翻译来着”,她不解,我就一五一十地学给她听,樊老师闻言哈哈大笑,说你给两个中国人当翻译,“本事更加杜(大)”,一旁的何老师也哈哈大笑起来。当时,樊锦诗已经在操心莫高窟的保护事宜。那时还没有“数字化”这样的术语,她口中常常出现的是“科学保护”的提法。她说莫高窟七百多个洞子,能给人看的目前只有六十个,其他的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,正在与国外有关机构接洽,打算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,参与古老洞窟的保护与开发。今天为了写作此文,我上网寻找“数字敦煌”,窟号打上去,洞窟立马出现在你的眼前。这是何等的便利何等的经济!我通过数字敦煌,复习看过的洞窟,拓展没看过的洞窟,甚至流落海外的敦煌遗珍,现在都成了举手之劳。
什么是“中国梦”?这就是!
当然我知道,哪里有什么美梦成真?那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,樊锦诗,就这么个瘦瘦弱弱的江南女子在替你负重前行。樊锦诗,把半个多世纪的锦绣人生都献给了敦煌,献给了“数字敦煌”的开发,别的不说,就是喝18250天苦咸苦咸的水、吃54750顿苦咸苦咸的饭,也是我辈不可想象的。我说我还算在北大荒吃过苦的,也受不了敦煌的苦咸饭,樊老师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?锦诗说,开始的时候我也不习惯,也想离开,但是这里也是需要人,总得有人留下来,我又太喜欢这里的工作了,想离却一直离不开。她指着远处的两顶新坟茔道:瞧,我的那两位同事,他们至死舍不得离开。
衣带渐宽终不悔,我心归处在敦煌。樊锦诗,从上海的女儿到敦煌的女儿,成为了最美中国人,了不起啊!(翁敏华)
标签: